多地新項目落地、國產動力系統再突破——航空發動機產業駛入自強快車道

航空發動機產業鏈月度動態報告 獲取樣刊

航空產業網 2025-09-12

1451 0 0

渦輪葉片修復技術取得關鍵突破、國產發動機研發順利、首個市場化高空試驗臺項目落地,一系列高價值產業鏈事件正揭示航空發動機產業正以日趨成熟的姿態,加速邁向自主可控、創新驅動的新階段。據航空產業網最新發布的《航空發動機產業鏈月度統計與分析(2025年9月版)》來看,8月份,航空發動機產業領域共發生200余起高價值產業鏈事件,其中國內事件居多,技術研發類事件占比超40%。北京、陜西、四川等地的企業正通過技術積累與市場化探索,推動中國航空工業邁向新高度。若需獲取完整內容,歡迎聯系我們采購產業鏈月報!


一、技術革命:制造工藝與健康管理引領升級

高端制造工藝突破瓶頸:國內在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修復技術上取得突破,開發“損傷去除-熔焊填充-數字化建模-自適應加工”的完整修復流程,將單片修復時間縮短至0.5小時以內,顯著降低維修成本并延長了葉片壽命;中國航發下屬單位也發布用于低壓渦輪葉片的電鍍裝置專利,通過葉片往復移動提高鍍層均勻性。核心部件國產化提速國產:國產發動機研發順利,中國民航局批準首款國產航空液壓油,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個具備該生產能力的國家,有效減少了對外國零部件的依賴;此外,江蘇某公司加速400千瓦級混合動力系統研發,瞄準噸級運輸機動力需求。智能診斷與運維能力提升:中國航發下屬單位公開一種基于機器學習的發動機外部管路裝配應力預測方法,通過數據驅動方式解決了傳統數學模型難以判定的問題。該公司還發布航空發動機健康管理平臺及方法,實現系統流程和數據流的清晰化與操作的便捷性;江蘇某公司則公布一項渦輪發動機顆粒監測方法,能在電機停止后通過顆粒計數觸發維護警報,提升了運行安全性。

二、市場爆發:應用場景拓寬,服務生態日趨完善

新業態下的動力需求涌現:四川某公司投資5.5億元建設國內首個市場化運營的高空試驗臺,將推動無人機等輕型發動機的研發及國產化替代。維修服務能力顯著增強:中國航發下屬單位全資子公司在翼服務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維修許可證,具備CFM56-5B發動機的修理能力。此舉標志著公司構建了閉環的航空資產再循環能力,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維修保障服務。產業金融生態日趨成熟:廣東某融資租賃公司完成全市首單二手飛機發動機融資租賃業務,通過拆解二手飛機并租賃其發動機,豐富了飛機產業的金融生態。這表明航空發動機不僅是工業產品,也正成為重要的金融資產。

三、基建狂潮:區域集群與脈動生產線加速落地

報告期內,項目建設類事件占比近20%,多地航空發動機制造與試驗基地密集投產或通過評審。區域集群加速成型:四川崇州的中發新型航空發動機高空試驗臺項目通過評審,將成為國內領先的試驗基地。中國航發下屬單位則公開了多項裝配和加工專利,例如一種變徑自適應的軸類零件裝配定位裝置,提高了裝配效率和精度。智能制造與柔性生產線航天科技下屬單位的首條氫氧發動機總裝脈動生產線試運行,最快可4天下線一臺YF-75發動機。該生產線物流自動化率達100%,質量記錄信息化達90%,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和可靠性。

四、資本與技術:雙重催化

資本市場持續賦能:江蘇某公司獲得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該資金將用于加速其混合動力系統的研發與試驗。在技術不斷突破的同時,資本的持續注入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政策與產業協同:中國航發多個下屬單位等企業在核心技術上持續創新,獲得多項專利,涵蓋發動機測試、制造工藝、零件裝配等多個環節。這得益于國家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的長期投入與支持。

五、總結

8月航空發動機產業的動態揭示了其核心發展路徑:技術研發作為第一驅動力,為產業進步提供不竭動力;新業態與新金融模式拓展了市場邊界;而智能制造和產業集群則構筑了堅實的生產基礎。這三股力量的協同發展,正推動中國航空發動機產業從“追趕”走向“并跑”,并在某些領域開始“領跑”。作為這一切的見證者與記錄者,航空產業網將持續追蹤產業鏈數據,因為深知:在攀登工業皇冠明珠的征程中,精準的數據洞察才是點亮前路的“航天羅盤”!航空產業網將繼續依托產業鏈數據庫與月度動態報告,為行業提供精準的數據洞察與決策支持。歡迎聯系我們采購數據庫及產業鏈月報!

申請演示與采購報告

以上分析是航空產業網打造的“經度”系統(“航空航天市場與供應鏈信息系統”)的一部分,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微信客服或點擊閱讀原文注冊,聯系我們進行產品演示。


原文鏈接 : 點擊查看


評論 (0)


暫無評論

免費試用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將會盡快與您聯系
若當前手機號碼未注冊航空產業網,系統在您提交信息之后會自動為您注冊賬號
用戶密碼默認手機號碼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