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工三院31所創新動力技術賦能低空經濟新賽道

政府部門低空經濟采購情況分析 獲取樣刊

中國日報網 2025-09-29

222 0 0

中國日報9月29日電(記者 趙磊)乘坐"空中出租車"飛跨長江、在滾滾江面上收到無人機送來的物資……近年來,低空經濟正快速走進大眾視野。當低空經濟從國家戰略藍圖走向現實,如何破解動力瓶頸、打通產業鏈條、激活應用場景,就成為行業破局的關鍵。

作為國內乃至國際上動力門類較為齊全的空天動力技術研究所,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1所以數十年技術積淀為支撐,聚焦動力核心技術突破,布局蘇州打造產業基地,推動航天動力技術向民用領域轉化,在低空經濟賽道上探索"技術引領——產業落地——生態共建"的發展路徑,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航天動能。

技術創新,研發低空動力"心"引擎

在低空經濟的賽道上,動力技術是決定產業高度的核心變量。從沖壓啟航到動力家族問天探海,31所逐步建立起完備的飛航裝備、空天飛行等動力技術創新與研制生產體系,為低空經濟動力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

"低空經濟的發展,動力是基礎,也是關鍵制約。"31所凌文輝介紹,目前所內已形成三大系列的產品:渦電動力已完成60千瓦、200千瓦、400千瓦試驗樣機研制;活塞動力涵蓋10千瓦和75千瓦重油、100千瓦汽油發動機;渦扇動力已有600公斤、1000公斤推力的成熟貨架產品。后續31所還將發展更大功率、更大推力的動力產品,致力滿足evtol、無人機、通航商務機等各類飛行平臺需求。

為了讓動力系統更適配低空場景,31所還賦予發動機智能化設計,讓這臺"動力心臟"兼具"智慧與可靠"。一鍵式啟動取代了傳統發動機復雜的啟動流程,即便是非專業操作人員也能輕松掌控;無傳感器控制技術減少了硬件成本;智能熱管理系統則像"精準溫控師",可根據功率自動切換散熱模式,確保發動機在高負荷下穩定運轉;智能電能管理則通過"削峰填谷"策略,讓發動機始終工作在最經濟的工況狀態,實現"航時更長、油耗更低"的效果。

產業落地,構建低空經濟"生態圈"

"技術不能只躺在實驗室里,要讓它在產業土壤中生根發芽。"談及31所將低空經濟產業基地落戶蘇州的決策,凌文輝表示,這是一次"產業鏈、人才鏈、政策鏈"的精準匹配。

選擇蘇州,源于"產業鏈適配"的考量。長三角50公里范圍內,聚集了發動機零部件、精密加工、電子控制等配套企業,可實現"200公里供應鏈覆蓋",這種聚集效應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蘇州不僅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更毗鄰上海、南京等高校密集區,能快速吸引航空航天領域的科研與技能人才,這些都是低空經濟產業化不可或缺的"軟環境"。

31所的產業布局絕非"單點突破",而是構建"平臺+合作"的生態網絡,31所成立的空天動力研究院已成為技術轉化核心樞紐。去年9月,31所所屬空天動力研究院與國內優勢單位聯合研制的多旋翼飛行器在我國首座低空無人示范島——蘇州盛澤湖低空無人示范島完成高空噴射滅火與物流運輸演示;與無人機平臺聯合開展"跨江物流"演示更成為行業典型應用場景——通過低空飛行器為長江上的船舶提供物資補給。31所深度聯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低空相關優勢技術團隊,攜手新興產業企業,開展"動力-飛機-飛行管控-應用"新能源動力應用體系化技術研究。

"我們不僅要做技術的研發者,更要做產業的推動者。"凌文輝介紹。為探索低空飛行器動力研發、制造新模式,31所所屬空天動力研究院與蘇州大學、姑蘇實驗室聯合成立的面向航空航天核心部件的高性能增材設計、制造與試驗平臺,支撐低空通航動力快速敏捷制造,通過3D打印等技術,大幅縮短研發周期,讓實驗室成果快速轉化為市場產品。

錨定藍海,打造低空經濟"國家隊"

"國家提出發展低空經濟,不是一時的風口,而是未來數十年的戰略賽道。"談及行業前景,凌文輝表示。根據行業研判,到2030年國內通用航空器總數將達千萬架,從業人員超千萬人,產業規模突破10萬億元。作為航天企業,既要抓住機遇,做技術創新的引領者、應用場景的開拓者和產學研用協同的推動者,更要扛起引領行業規范發展的責任,成為行業標準與安全的守護者。

目前,31所正牽頭撰寫中大型無人機用混動系統總體設計標準,這份涵蓋渦電動力、活塞動力等技術路徑的行業標準,未來將為更多企業提供技術指引。"制定標準不是為了'設門檻',而是為了讓行業少走彎路,避免重復研發、資源浪費。"目前已有多家單位共同參與標準制定工作,31所正以技術優勢凝聚行業共識,推動低空經濟走向規范發展,形成"技術共識、標準落地、產業協同"的良性循環。

"空天動力是永遠的朝陽產業,相信我們不僅能夠順應時代發展、助力當前低空經濟領域綠色騰飛,未來還將為即將到來的超音速和高超音速飛行新時代,以及人類出行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注入源源不斷的中國動力。"凌文輝表示,31所正在以動力創新為核心,努力探索一條從新動力、新技術到新飛行、新發展的自主創新之路。

原文鏈接 : 點擊查看


評論 (0)


暫無評論

免費試用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將會盡快與您聯系
若當前手機號碼未注冊航空產業網,系統在您提交信息之后會自動為您注冊賬號
用戶密碼默認手機號碼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