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簡介、直屬單位與主營業務
2022年04年24日
航空產業網 2025-08-21
低空經濟的迅猛發展,核心驅動力離不開頂層政策的重視與多級協同。政策為產業發展提供了系統性框架,并通過建立規范與標準,塑造了高效、合法的市場環境。

本分析剖析了2025年7月中國低空經濟領域的政策動向與區域實踐。旨在幫助您快速掌握當前低空經濟的政策脈絡與產業熱點,為洞察市場機遇、優化戰略布局提供清晰、有價值的參考。
您是否正面臨低空經濟政策的復雜性,難以把握其中的關鍵機遇?歡迎聯系我們,獲取更有針對性的定制咨詢報告!幫助您快速掌握當前低空經濟的政策脈絡與產業熱點,為洞察市場機遇、優化戰略布局提供清晰、有價值的參考。
經度系統“航空航天政策庫”樣例:

政策統計:低空經濟進入多級協同的實質落地階段
2025年7月發布的低空經濟政策呈現出多級協同、分類并進的特征。政策發布主體覆蓋省、市、區縣三級,構成自上而下、層層細化的傳導體系。省級層面由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浙江省通信管理局、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山東省交通運輸廳等牽頭,多以三年行動計劃或實施方案定調,明確全省的宏觀目標與路徑。
市級與區縣層面的政策更聚焦具體落實。廣州市、沈陽市、安陽市、蘇州市及濟南市市中區、廣州黃埔區、珠海萬山等相繼出臺文件,類型涵蓋產業發展規劃(如《湖南省應急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消費促進(如《河南省進一步擴大文化和旅游消費若干政策措施》)、營商環境優化(如《廣州市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及措施清單》)以及交通運輸、公共安全等領域。政策議題從技術、產業、消費、監管、營商環境多維度統籌,顯示低空經濟已由概念導入走向以地方為主導的實質落地與跨領域協同的新階段。
以下為2025年7月低空經濟相關政策概覽,旨在幫助讀者快速掌握政策分布與核心內容:

區域熱度:因地制宜,差異化發展是低空經濟的主流路徑
從地理分布上看,2025年7月低空政策的發布較為分散,其中山東省較為活躍,發布了2份相關政策。湖南、河南、浙江、四川等省份均發布1份相關政策。這些地區在發展路徑上并未采取“大而全”的統一模式,而是根據自身的既有優勢和產業基礎,選擇了差異化的發展策略。

想了解不同層級的政策如何協同作用?哪些地區的政策具有前瞻性?我們的政策概覽將為您提供清晰的政策地圖,助您精準定位。
例如,作為交通大省,山東省的政策重點聚焦于交通運輸和公共安全管理,其《2025年全省交通運輸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要培育低空物流、旅游等新興業態,而《山東省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公共安全管理辦法》則關注規范化管理,這與其交通基礎設施優勢和管理經驗相契合。
湖南省則將低空經濟與自身在應急裝備領域的產業基礎緊密結合,旨在打造低空智聯網和監測預警平臺,尋求低空技術在應急救援領域的應用突破。
與此同時,河南省則瞄準了其豐富的文旅資源,其政策將低空旅游與消費緊密關聯,期望通過發展低空旅游來激發新的消費增長點。
......
這種因地制宜的差異化策略表明,低空經濟并非是場景單一的市場,而是一個由多個細分領域和區域市場構成的復雜生態系統。不同區域正根據其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和政策導向,形成獨特的低空產業生態。這對于企業而言,意味著在進行市場布局時,需要精準選擇賽道和區域,將自身技術或產品優勢與特定區域的政策導向和產業基礎相結合,以實現更有效的市場切入。
核心內容:構建低空新基建是政策部署首要任務
1)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低空飛行新基建
各地由“起降設施優先”轉向“數字化、網絡化一體”的綜合新基建。山東推進省級綜合飛服站與“一站式”審批,濟南市中區規劃50個以上起降點并以“四網融合”完善體系;浙江按需部署5G-A通感一體網絡,強化導航定位與連續覆蓋;安陽統籌起降、通導監視與氣象,編制“低空數字空域圖”。通過數字空域平臺與網絡能力建設,逐步破解“有機無域、難管理”的瓶頸,釋放空域管理、通信與安全監管等環節的市場空間。
2)產業發展與技術創新:強鏈補鏈鍛造新質生產力
政策從整機延伸至上游核心技術與下游運營:安陽聚焦飛控、避障、抗干擾等攻關并建設科創平臺,蘇州對新技術與示范應用最高支持1億元;國家層面提出支撐智能感知、定位導航等計量校準技術。產業化方面,四川推動“翼龍”“雙尾蝎”等加快量產與eVTOL商業運行;黑龍江對取得型號合格證與運營時長分別予以獎勵與補貼;廈門細化農用無人機技術標準并要求接入民航局無人機云交換系統,明確制造與運營合規邊界。
3)多元化應用場景:從示范走向規模化落地
“低空+”成為主要路徑。濟南市中區布局智能巡檢、文旅、物流、公共服務、交通五大場景,力爭至2027年開通20條以上航線并實現載人商業化示范;湖南將低空經濟與應急裝備融合,建設空天地一體化應急體系;黑龍江將應急救援、醫療、交通管理等納入政府購買服務;安陽細化到警務安防、測繪、環境監測等20個領域。應用正由B端巡檢測繪擴展至文旅、物流與應急,再向短途客運等C端前沿滲透。
4)生態保障體系:打造低空經濟發展軟環境
資金方面,廣州擬組建300億元產業基金,安陽設立產業發展基金并推動特色保險;人才方面,內蒙古開展“三培養、兩促進”,安陽加強本地人才供給;制度方面,廣州將低空經濟納入營商環境重點示范與外資引進,廈門以技術標準與數據接入強化監管。資本、人才與規則協同推進,為產業持續落地提供穩定預期與制度保障。

如何將您的技術或產品融入這些前瞻性政策?您是否需要一份針對性的市場報告,來幫助您的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歡迎聯系我們,獲取專業的咨詢服務!
趨勢與熱點分析
(一)從點狀試驗轉向系統集成
低空經濟的發展路徑已由單點突破轉向系統化構建。政策已不再局限于制造或運營單一環節,而是同步覆蓋飛行器研發、起降基礎設施、空域管控、運營服務及應用場景。濟南市中區提出的“飛服網、航線網、基礎網、智聯網”四網融合體系,體現出以系統工程思維推動協同發展、構建高水平產業集群的趨勢。
(二)應用場景成為低空產業的核心牽引力
各地政策普遍將“應用場景”作為切入重點,“低空+”模式加快落地,成為技術與產業發展的牽引力量。河南將低空旅游納入文旅消費體系,廣州布局100個首試首用示范場景,帶動從文旅、應急到物流等多個垂直領域的創新與融合。以場景反向牽引供給端,有助于加快商業模式驗證、推動產業落地,競爭焦點也正逐步轉向場景構建能力與商業化效率。
(三)基礎設施建設構筑競爭門檻
飛行服務站、起降場、5G-A網絡與數字空域圖等基礎設施成為政策優先部署重點,形成“先建底座、再促應用”的共識。率先建立起覆蓋廣、效率高的空域管理體系和地面保障網絡的地區,將在空域資源調配、服務效率和招商引資中占據先機,構筑低空經濟的核心競爭壁壘。
(四)“低空+” 模式催生新業態,釋放場景紅利
“低空+文旅”“低空+物流”“低空+應急”等跨界融合模式成為創新熱點,釋放場景紅利并提升傳統產業效率。例如湖南聚焦應急裝備融合,四川加快eVTOL與物流協同,濟南、珠海推動文旅飛行示范。企業可圍繞細分垂直場景打造標準化、可復制的“低空+”解決方案,實現差異化布局與快速落地。
航空產業網的定制咨詢服務能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戰略解決方案。我們的專家團隊將根據您的具體需求,深入研究,為您提供從政策解讀到市場進入、從供應鏈優化到競爭策略制定的全方位支持。
立即聯系我們,讓數據和洞察力成為您在低空經濟賽道上制勝的關鍵武器!
申請演示與訂閱
以上分析是航空產業網打造的“經度”系統(“航空航天市場與供應鏈信息系統”)的一部分,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微信客服或點擊閱讀原文注冊,聯系我們進行產品演示。

2022年04年24日
2022年04年20日
2023年03年18日
2019年10年05日
2024年05年23日
2024年05年17日
2023年01年06日
2023年05年23日
2023年02年14日
2024年01年24日
評論 (0)